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,原本是臺灣總督府鐵道部,位於忠孝西路、塔城街、鄭州路、延平北路間,歷經16年修復,2020年終於開放參觀了
鐵道部建築因為在大馬路口,所以順著路口轉角設計圓弧造型,磚牆上還有石質紋飾,單斜屋頂上置大型老虎窗,非常有氣派
這棟於1918年完成的鐵道部建築,是下半部磚造,上半部木造的半木構造建築,外觀為紅磚與白色仿石造的英國安妮復興樣式
鐵道部不只外觀雄偉,內部的園區也很寬敞
後面的工務平房,為全木造建築,也維護得很完整
園區裡還有造型很奇特的防空洞,原本是要做為戰時指揮所
在鐵道部廳舍主建築旁後來加蓋的賣店,原本是鐵道部裡的員工餐廳,目前作為紀念品販售區
職員食堂建於1932年,二層洋式建築,從側面看,也是很日式的木造結構
這棟建於1919年的八角樓也是鐵道部裡很有特色的建築,你猜得出來這是做什麼用途嗎?
八角樓是一間男廁,四周是廁所間,中間是小號用的
鐵道部原址本來是清朝機器局四進衙門,現在還由下原本圍牆結構,石砌牆高約兩公尺,牆身兩側為疊石,中央以粘土與鵝卵石填充,相當堅固
圍牆旁還有清朝時期的石板古道,兩旁是石條中間鋪鵝卵石
鐵道部室內也很華麗,跟監察院的大廳建築結構很像,木造樓梯,巴洛克石柱,相當氣派
可以想像當時要從這走上二樓,就如同進入皇宮一樣
橢圓形天花板與精緻雕花,在台灣非常少見,這電扇應該也是保存不錯的古蹟之一
不只天花板有看頭,房間的牆壁上也都有很漂亮的泥飾
這灰泥雕塑裝飾,雖然是用泥漿灌製而成的,但模子之精細可以看出
鐵道部裡展區很多,其中最有看頭的是耗資2300萬打造的鐵道動態模型館,展示1970至1980年代台北車站周邊,以1/80比例微縮
動態展示除了真的有火車在跑,現場還會從白天轉變成晚上,整個日夜景的景色
這是鐵道部完整建築全景模型,共有 廳舍、八角樓、電源室、食堂、工務室、戰時指揮中心等6座建物
台北當初鐵路尚未地下化前,也有一做扇形轉車庫
另外還有1910年代台北工場與機器局建築模型,現在忠孝西路上還看的到這建築的山牆
日據時代台灣就發展光光,當時全台第一間西式旅館就是 臺灣鐵道旅館,可惜在1945年台北大空襲中被炸毀
現場也有展示當時旅館內餐廳的布置,果然非常豪華
走到展館後面的修復工廠,有蒸汽夢工廠,可以讓小朋友實際體驗火車駕駛
裡面有蒸汽火車的動力原理及機械設備結構可以讓小朋友了解
也有模擬駕駛式可以玩
觀光號,光華號火車,應該是很多人早期的美好回憶
這是民國43年用美援購買的柴油飛快車,從台北到高雄5個半小時,曾為台灣創下路上空間革命
鐵道部展館裡也有很多鐵路設備知識及歷史,這是早期閉塞氣,也就是為避免人為操作錯誤,所以要用同一組卡榫才能操作鐵軌
很多台北小朋友可能從來沒看過這些鐵路標誌
早期火車票都是硬式的,這打孔機應該也是很多人被查票時的記憶
這金庫大門總共五層,光要打開應該就要花很大力氣
展區裡也有餐廳,布置的也很有火車的味道
餐廳這面牆也很有創意
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
電話:(02)2558-9790
地址: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一段2號
開放時間:09:30~17:00 (每週一、除夕及春節初一休館)
門票票價: 全票:100元,半票:50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