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屯溪古道是一條非常漂亮且沒登山經驗也都可以體驗的古道,沿途要跨溪好幾次,一般純登山的,穿雨鞋會最方便

12瀑布3.jpg

要走大屯溪古道,大部分是從三板橋啟登,三板橋在縣道104(淡水到三芝)9K左右這牌坊進去

1入口.jpg

三板橋旁有一石碑,紀錄此橋建於同治10年(西元1871年);位在新北市三芝區店子里菜公坑與圓山里的交界,是金山、石門、三芝山區居民通往淡水的重要路徑

2石碑.jpg

三板橋是因為橋面是由三塊石板搭建成而名,橋面可分為七段,石板長度最長約400公分

3三板橋2.jpg

三板橋的橋墩共有三處,依大石高度疊砌長條石來支持橋面,是很就地取材的建法

4三板橋1.jpg

橋頭還有很明顯同治拾年的字樣

5三板橋3.jpg

這裡算很偏遠,但也有公車可搭,但班次很少,大部分是自行開車來的較多

6公車站牌.jpg

登山口要從三板橋再往上走,右轉上圓山里11鄰的小山道,至盡頭這廢棄石屋旁進入

7石屋.jpg

其實大屯溪古道是緊臨大屯溪的支流大桶湖溪走,原先命名為大桶湖溪古道,但山友習慣還是叫他大屯溪古道

8瀑布.jpg

既然是沿著溪走,自然可已看到很多美麗瀑布

9瀑布2.jpg

這座叫甘露瀑布,是唯一現場有標示的瀑布

10甘露瀑布.jpg

沿路都在大屯溪旁來回穿梭,加上林相茂密,大熱天來這還能感覺非常沁涼

10瀑布1.jpg

這段瀑布沖出一層一層的水潭,是很好的天然滑水道

11瀑布4.jpg

從廢棄石屋走到3號大屯溪古道防迷標誌約1.7公里,再往上就是往小觀音山或清風崙走

13大屯溪防迷標.jpg

後續的山路就不向前面這麼好走,要上到小觀音山北峰路程只有650公尺,但海拔從760公尺要上升到1020公尺,垂直爬升260公尺,非常陡

14階梯.jpg

快到峰頂一路都是茂密箭竹林,很多段都要一邊撥開箭竹人才走的過去

14箭竹林.jpg

上到小觀音山北峰,可以看到如抹茶山的竹子山

14小觀音山北峰.jpg

小觀音山北峰,北北峰及西北峰剛好與大屯溪防迷3號標成四方形,所以可以繞一圈回到大屯溪古道

15小觀音山西北峰.jpg

因菜頭崙離小觀音山北北峰很近,所以順道去踩踩點,但這兩座峰都在箭竹林內,沒什麼景觀

15菜頭崙.jpg

這幾座山峰就屬小觀音山溪北峰的事也最廣,可以看到小觀音主峰稜線

16小觀音山.jpg

旁邊就是清風崙

17清風崙.jpg

小觀音山迎風面都是茂密箭竹林,看起來很舒服,但要在其中穿梭,其實很費力,背風面就可以看到茂密森林,對比很清楚

18箭竹與森林.jpg

這季節很多超大毛毛蟲,比人的食指還常

19毛毛蟲.jpg

從三板橋廢棄石厝上到小觀音山北峰.繞一圈從溪北峰回到大屯溪古道共7公里左右

20地圖.jpg

前面1.7公里上升300公尺,算是輕鬆路線,很多人就只走到3號防迷標就折返,只欣賞美麗溪谷

https://hiking.biji.co/index.php?q=trail&act=gpx_detail&id=1025267

21數據.jpg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ossiliu 的頭像
    Fossiliu

    視窗中的永恆

    Fossi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