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稻埕裡靠茶葉發跡的人應該不少,但在當時寸土寸金的年代裡,這三開間三進的新芳春茶行,是台北最大茶工廠之一,現在能完整保留茶行,烘焙茶工廠,倉庫及住宅,且成為市定古蹟的恐很少

1建築.jpg

台灣茶葉是從1866年,英國商人陶德派買辦李春生從福建安溪移植茶苗來台,在淡水,三峽,大溪一帶開始種植,

王家從1912年來台,1913年王芳群(新芳春茶行來台第一代)在現址對面親戚開的珍春茶行擔任製茶師,後來自立門戶,在現址開了芳春茶行(老家就叫芳春茶行)
後來在1932年王連河(第二代),成立合資會社新芳春茶行,並於1934年才擴建才成現在的規模

2大門.jpg

2009年9月茶行洋樓被公告登錄為臺北市市定古蹟;然後才開始進行為期4年維修工程,2016年才正式對外開放

3展場.jpg

雖然建築物有整修過,但很多細節還有保留,例如這明電線,及垂吊燈,都是完整古蹟

4明電線.jpg

一樓倉庫石墻是用台北城牆拆下的唭哩岸石堆砌而成,當時從兩旁木造隔間板高度,就可知道茶葉庫存量,現在裝飾成品茗空間

5倉庫.jpg

一樓帳房有新芳春茶行歷史,完整記錄從草創到目前的史蹟

5茶行歷史.jpg

這張圖完整介紹新芳春茶行的建築功能:一樓店面,儲藏室,焙籠間,二樓是人工撿茶的工作場地,三樓是王家客廳,及生活空間

6透視圖.jpg

帳房桌上除算盤,打字機外,最引人注意的是,以前人不是用阿拉伯數字記帳,而是用源自中國蘇州的蘇州碼子記數,

9出納桌.jpg

大稻埕的建築都是街屋形式為主,房子都是共用牆壁,兩側沒有窗戶,所以會開天井,以補充採光跟通風

7天井.jpg

一樓第三進有一間撿梗間,裡面有切茶機,撿梗機,抖篩機等,將茶葉做初步篩檢,以前人很聰明,一台馬達,透過鍊條與橫桿,一次可驅動三部機器

10檢梗間.jpg

透過這台抖篩機,搖動分離條型茶的粗細或圓形茶的大小

10抖篩機.jpg

第二間裡放著大稻埕保存最大的茶葉風選機,也就是利用風力,依茶葉輕重自動做分級

篩選機.jpg

隔壁是最精采的焙籠間:這裡是利用木炭將茶葉烘乾,每次起火會燒2~3周,24小時要有人顧火,

11烘培間.jpg

地上的大洞叫焙籠窟,每窟可放60公斤木炭,工人要將炭打碎後,鋪上稻殼炭灰控溫,防止茶葉有煙燻味,

12燒炭.jpg

等完全沒煙後,放上直徑60公分,高55公分的焙籠,工人要不斷檢視炭火,當炭灰出現裂痕要用撥桿將炭灰重新鋪整,且每過一段時間就要用手翻動茶葉,讓茶葉手熱均勻,每一籠約需6小時,真的很辛苦

13茶籠.jpg

工作間裡還保留一面原始牆,底部是用石頭堆砌,上面才疊紅磚

15原牆.jpg

一樓逛完,還可以上二樓參觀,這樓梯也很有故事,牆面是龜甲形六角磚 欄杆鏤空圖案是刻成"茶"字

16樓梯.jpg

二樓以前是人工撿茶的工作區,目前當作王家文物的展覽廳

17二樓.jpg

二樓前面是新芳春茶塾 提供內用茶(附茶點),價錢從200元-250元

18喝茶區.jpg

這角落有當時的海報,以及很有古味的家具,在此喝茶,彷彿時光倒流了80年,當年《紫色大稻埕》這部電影就是在此拍攝

18沙發.jpg

目前還有新芳春茶行修復展,裡面有保留一些整修前的原始磁磚及建材等

19建築修復展.jpg

後半段展出許多讓人緬懷的物品

19辦公區.jpg

因新芳春茶葉以外銷貿易為主,底下木箱就是模擬當時出口的箱子,上面有一塊鐵板稱之為「嘜頭」就是英文Mark的意思,利用鐵板鏤空字樣,在木箱上刷出茶行名稱,茶葉名稱,重量級產地,仔細看除了英文,還有泰文

20大箱.jpg

模擬當時商標及茶具的裝飾

20菊字商標.jpg

1912年王連河隨父親王芳群自福建安溪前往臺灣,是以出口茶葉到南洋為主要業務,這口皮箱上面還印有新芳春茶行字樣

21皮箱.jpg

二樓門板上也不忘寫上芳春二字

21門.jpg

日本據台40周年時有舉辦台灣博覽會,對當時的台灣來說可是一件大事,展間有當時的明信片

22台灣博覽會.jpg

總督府專賣局商品木盒,上面繪有台灣原住民的畫像,查了一下monopolio這是西班牙文專賣,整句是福爾摩沙政府專賣的意思

23木盒.jpg

新芳春的茶葉分為梅(梅雀)、蘭、竹、菊(金菊)四種等級。而「梅雀」為最好的一種茶品

24茶包.jpg

除了紙包裝,這是木盒包裝

25查盒.jpg

新芳春茶行
地址: 103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309號
電話: 02 2550 4141
目前開放時間
10:00-11:30
12:00-13:30
14:00-15:30
16:00-17:30

arrow
arrow

    Fossi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