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明山橫嶺古道,為早期居民頂半嶺至陽明公園之聯絡道路,步道沿紗帽山西側山腰而行,古道平緩好走,階梯不多
要到橫嶺古道湖山路登山口,若從陽明山公車總站往花鐘公園方向走過去,約450公尺,途中會經過漂亮的荷花池
經湖山路跟與湖底路岔路口,走左邊湖底路就可看到古道入口,右邊有橫嶺古道公車站牌,市公車128,129,260,小8,小9都可以在此下車
橫嶺古道環狀步道走一圈2.45公里,,一個小時左右即可走完,算是輕鬆路線,途中除了橫嶺古道,還會經過半嶺步道與湖山國小步道
橫嶺古道最美的一段就是這一百多公尺,,媲美京都嵐山的竹林小徑
這條由八芝蘭竹所組成的竹林隧道,也有用竹枝編成圍籬,整個味道就跟京都嵐山一模一樣
漫步其中,享受竹子的香味及滿滿芬多精,真的很棒
橫嶺古道全段自日治時代即為保安林,古道內還留有台北市保安林界碑
古道雖不長,但沿路還是有休憩的椅子,且還裝飾得挺有趣
從橫嶺古道湖山路登山口到紅壇登山口約850公尺,,走出登山口就是紅壇廣場
紅壇是當地人祭祀活動的廣場,可停好及台遊覽車,這間天上廟,平日並無神像進駐,要祭典節日才會開門迎神讓人參拜
這對百年楓香姊妹樹,相當高大,全世界楓香只有三種,是台灣原生種植物,楓香葉互生,蒴果是刺球狀,楓樹葉是對生,果實有一對翅膀,兩種是不同植物
從紅壇廣場往下走100公尺會遇到一個十字路口,要走環狀線,須右轉往梅湖公車站方向走
這條是路是往半嶺古道,長約450公尺,沿途也好幾處漂亮竹林
半嶺古道在這行程中很短,只有100公尺,在下半嶺的半嶺水圳步道就精彩許多
這古道沿著幾間百年古厝旁經過,沿路種了許多植物
火龍果花也蓄勢待開
下到梅湖公車站,右轉就會進入湖底聚落
湖山里分為大坑頂坪聚落、前山聚落、半嶺聚落和湖底聚落等四大聚落,都是很早期就來開墾的漢人居住
湖底聚落這顆三百年的無患子樹,長得非常高大且茂盛
樹底下還建有休憩平台,這小朋友的圖案也搭配得很可愛
一進社區就可看到這百年古厝(許宅),正身帶護院的三合院,使用當地盛產的安山岩,正身以「番仔砥砌」,將長方形石塊水平或垂直交錯
左右護龍以「人字砌」,將石塊以45度交錯疊砌,框邊採「騎湖砌磚法」,是很早期的建築工法
古宅旁這棵桂花樹也有百年歷史,一般很難得看到桂花樹能長得如此高大
雖然是住在山邊,但從農具來看,居民還是以種植水稻為主
這間骨董豬舍,還有可愛玩偶做裝飾
可以想像當初養豬的樣子
這個叫黃金洞,是挖取豬隻排泄物當肥料的洞口
社區很用心經營,這排長椅可供居民及登山客休憩用
這棚架上長滿又圓又大的芋頭冬瓜(芋香冬瓜)
山區平地不多,種植稻子只能用梯田跟山爭地
社區裡有一座很漂亮的湖山國小,據說這裡是雙語教學,很多學生都是天母一帶想接受不同教育方式的家長特地送上來的
學校旁就是湖山國小步道
步道旁長的球蘭
步道頂端這座石牆上有好幾隻木頭搭建的鹿,樣子也挺有趣
石壁右邊這藍白圍籬,就是步道入口
沿步道往上會再切到湖底路上,看到這個王府大宅的門旁,就是湖山國小步道的入口
王府大宅聽說是聯合報王家的宅院,裡面花園及庭院非常大,步道就沿著這大宅院而行
當看到這老門神,百年樹人,就代表到了步道終點,湖山國小步道出口
橫嶺古道公車站牌前有一對風動石,因這裡是尖山與紗帽山所形成的尖帽峽,春冬季吹東北季風,此平台上上的石頭風吹會動,後來因道路拓寬就將它切成兩半
若不過癮,還可從半嶺步道往下走,接半嶺水圳步道,順遊翠峰湖